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1 制定标准
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制定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1 制定标准的原则
(1)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
(2)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3) 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
(4)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5) 制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
1.2 制定标准的工作程序
标准的制定程序主要有九个步骤,主要有:编制计划、组织起草小组、调研论证、编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编写标准草案送审稿、审查、编制标准草案报批稿、标准审批发布等。
2 实施标准
组织实施标准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的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组织实施标准是实现标准化目的的重要环节,也是地方技术监督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
2.1 实施标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 只有通过标准的实施,才能体现出标准的作用及效果。
(2) 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是否先进、合理,只有将标准贯彻实施到生产、技术及贸易活动来检验,才能正确地衡量、评价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3) 只有通过标准的实施,才能使标准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2 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
(1)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2) 推荐性标准,企业一经采用,应严格执行。
(3) 已经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和其他标准,均应严格执行。
(4)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合同的约定执行。格执行。
2.3 组织实施标准的重点
一般来说,组织实施标准的重点是:
(1) 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2) 重要的基础性标准。
(3) 重要的管理性标准。
(4) 重要的产品标准。
2.4 实施标准的一般程序
企业实施标准,一般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和验收、总结等五个阶段。
3 标准实施的监督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标准实施监督是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标准的贯彻、监督标准贯彻执行效果,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标准提供依据。同时,可通过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进一步发现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从而使标准化活动引向深入,推动标准化活动的良性发展。
标准实施监督的主要内容有:
(1) 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
(2) 已被采用,作为企业组织生产依据的推荐性标准实施情况。
(3) 企业已经申报备案的产品标准实施情况。
(4) 对于企业在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标准实施情况。产品标准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