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湛江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1期

从“叆叇”到精益求精——我国眼镜的历史

作者:田昀 艾学璞 赵艳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5-16 浏览数:474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原有的眼镜琢磨镜片和制作镜架的专业作坊得到发展。1904年,英国人高德发现制配眼镜的商机,遂将西洋机器研磨制镜和验目配镜方法带到上海,建立了高德洋行,西式制配眼镜进入中国市场。为了打破洋人的垄断,发展民族制配眼镜产业,洋行的中国雇员自筹资金开设了眼镜店。1911年在上海南京路成立“中国精益眼镜公司”,以“精益”为店名。中国精益眼镜公司制造的眼镜,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获得巴拿马银奖。其后,凭借其优良品质抢回了国内市场,配制眼镜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壮大。

孙中山任海陆空军大元帅期间,曾到广州双门底精益眼镜店(今北京路北段)配眼镜。店主唐默林认出孙中山先生,遂请孙中山先生为该店题词。过了几日,孙中山先生派人送来亲笔题赠《精益求精》四字横幅,下款署“孙文”并盖印章(见图1 )。唐默林如获至宝,派专人送到上海总部,精工装裱、配以镜框,高挂店堂。随后,上海总部复制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分送到全国各精益分店。

孙中山先生为“精益”眼镜店题词,一方面是鼓励“精益”眼镜店,希望他们制配眼镜要不断“求精”;另一方面,孙中山先生一语双关为丰富汉语语汇创造出“精益求精”这一成语,此可谓“精益求精”成语的直接典出。从此“精益求精”一词伴随着中国现代制配眼镜业传遍大江南北,扎根于汉语语汇之中,流传至今。

纵观历史,制造及配制眼镜的实践活动,又隐含了我国古代哪些计量发展及应用的信息呢?

两千多年前《墨子·经下说》记载了有关光具有“照若射”即像射出的箭一样直线传播的性质;当通过“端”即小孔,遂出现“景倒”——小孔成像;通过“转”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通过“正鉴、鉴凹、鉴凸”讲述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的光学原理,证明了中国古代已经掌握了光学物理原理,并开始利用水晶琢磨制成各类透镜,利用光通过透镜发生折射具有产生放大倍数的物理原理,解决了人们视力下降、看物不清的问题,为发明眼镜奠定了科学基础。研究和利用透镜的“放大倍数”即产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也是最原始的光学计量的实践活动。

当今,有学者将1980年考古发掘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墓发掘出的“嵌水晶金圈”(当时命名)誉为“史上最古老的眼镜”。该镜直径1.3厘米,嵌水晶直径1.1厘米,边厚0.2厘米,中间厚0.3厘米。经测量放大倍数为5倍。刘荆殁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因此证明“嵌水晶金圈”是公元67年以前的产物。另外,1980年在南京北郊出土东晋水晶凸透镜片,经测量放大倍数为3~4倍,成像均匀,形状不变。出土文物证实我国制造凸透镜放大镜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来,古人将此种结构的眼镜称之为“单照”。虽然目前尚未查找到关于镜片放大倍数的测量原始记录,但从古人使用眼镜即可得知其就是利用了具有放大倍数的光学计量的原理特性。

有学者提出眼镜是北宋司法官员史流发明的。北宋刘跂《暇日记》称:“史沅断狱,取水晶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晶承幕照之,则见。”可以说明,北宋时期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阅读案卷已成为办案日常。由此可推论出中国古代已出现“随目对镜”配制眼镜的方法——需要配戴眼镜的人通过试戴方法,选择适合自己视力的眼镜。

据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中记载,我国古代眼镜配制已经具有划分深浅度数的标准。按十二地支分为子、丑、寅、卯……,即划分出等级范围,尚属计量定性区别的范畴。此种配眼镜的分类方法,证明我国清代眼镜计量尚未达到科学定量分析的发展阶段。

《康熙字典》“叆”字之注解为: 叆叇眼镜也。《洞天清绿》暖魂老人不辩细书以此掩目则明。元人小说言出山西域,又《方舆胜略》满刺家国出叆叇。按《康熙字典》的解释,清代已使用“眼镜”一词。按《康熙字典》给出的出处,“叆叇”作为眼镜出于宋朝赵希鹄撰写的《洞天清绿》,由此可以说宋朝时的眼镜叫“叆叇”。同时证明我国在宋朝时已经发明使用了眼镜。《康熙字典》指出在我国元代小说中讲“眼镜”出于山西。《方舆胜略》一书讲到,满刺家国出叆叇。按《康熙字典》解释的历史进程,在宋朝时期汉语中没有“眼镜”一词,当时所讲的“叆叇”应该就是中国古代眼镜的称谓。

明朝郎英著《七修稿续稿》之卷六有题为“眼镜”的文字。他写道“少闻贵人有眼镜”。郎英生于1487年,其少年时听说有“眼镜”,说明我国明代已经使用“眼镜”一词,同时“眼镜”一词已经代替“叆叇”的称谓。以此可以说明,“眼镜”一词在明朝初年已成为汉语专用词汇。所以,明朝“昏者视之明,小者视之大,远者视之近”,是对“眼镜“一词的科学定义和最简洁的标准解释。

从计量科学角度讲,不论如何称谓“眼镜”,不管是“单照”还是“双镜”,自透镜产生之日起,与之相伴而行的是光学计量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配备验光和制作眼镜镜片使用的验光镜片箱、焦度计、验光仪属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为保护消费者的用眼安全和用眼健康,使用计量检定合格的验光镜片箱、焦度计、验光仪提供的测量数据,是保证成品眼镜质量合格的依据,强制计量检定是实现制造配制眼镜达到“精益求精”标准的技术基础。


本站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 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推荐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版权所有: 广东省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地址: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乐宾路7号      联系电话:0759-3153245
   备案序号:粤ICP备16115158号